一個河北邯鄲的朋友曾去臺灣旅游,當地人得知他是從邯鄲來的,都勸他正月十五別去臺東。
當他進一步追問為甚麼時,得到的回答是會被炸。
有句話說,臺東人可以不過春節,但一定要過元宵。
當地有一項流傳六十多年的習俗叫做炮炸邯鄲爺,那場面能讓不明白緣由的邯鄲人看了都不敢去臺灣。
北天燈,南蜂炮,東寒單,堪稱臺灣的三大元宵暴力慶典。其中殺傷力最強的就是臺東的炸寒單。
把慶典搞得跟戰場似的,很多人也是頭一回見。
小時候放鞭炮,恨不得把引線再延長十米,而臺東人則不然,他們把鞭炮往身上掛,肉眼凡胎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祕。
按照習俗,每年都會有志願者擔任肉身,踏上神轎為寒單爺抵擋炮火。
在踏上神轎前,志願者赤膊上陣並用鞭炮掛滿全身,真正的勇士甚至會在這個環節把鞭炮在脖子上多纏繞幾圈。
這麼做是為了營造最大的場面效果,好萊塢動作片特效在炸寒單面前都失去了光芒。
「火人節沒有真的燒人,炸寒單是真的炸。」
「嚮的瞬間,仿佛整個世界都瓦解了。」
現場爆破的同時,所有人的大腦神經也被點燃,他們在部落格上分享自己的靈光乍現,為整場儀式做註腳。
「我看到了隕石和行星碰撞產生的電光火石。」
「宇宙的起源就是一片混沌,和炸寒單炮嚮的一刻是相同的。」
當肉身被轎子抬起來的時候,西紅柿雞蛋配色的頭巾讓他成了人群中最燿眼的移動肉靶,旁邊十幾個負責丟鞭炮的都把他當作目標。
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當地人在執行酷刑。
炸寒單每年都會吸引一批軍迷和FPS類型游戲愛好者前來當志願者,畢竟不用花錢就可以擁有無限接近戰爭的緊張體驗。
想當肉身還是負責丟鞭炮,只要去宮廟裡打聲招呼就行。就好像是宮廟組織的盛大對戰游戲,用鞭炮代替手榴彈。
要當肉身前得簽署一份免責協議,為神明抵擋炮火萬一有甚麼閃失,現實的法律也得讓道。
和某些危險二人游戲相似,炸寒單過程中也有安全詞,當肉身感到身體不適時,可以將手上的樹葉往地下指,身邊的人就會立即停止。
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神靈庇護,這項習俗到現在從未發生過嚴重事故。
現在因為有泳鏡和頭巾的保護,基本上不會出現毀容的情況。雖然皮肉傷在所難免,但似乎沒有肉身有過怨言,他們都甘願承受這份痛苦。
「第一聲炮嚮時最痛,後面就麻木了。」
關於炸寒單的由來,有各種傳說。
一種說法認為寒單爺是民間俗稱的流氓神,正確名稱是邯鄲爺,由於早年拜的人,普遍是一些地方黑社會老大,他們當中文化水平不高,誤把邯鄲寫成寒單,甚至有寫成韓單的。
不管是韓單、韓單亦或是邯鄲堂的炸邯鄲,都「系出同門」,所以才會有邯鄲人不敢去臺灣的梗。
這種說法裡頭,寒單專門欺壓弱小、魚肉鄉民,某日得到神佛的感化指點,於是大徹大悟、痛改前非站上軟轎,要鄉民們用火炮炸他,直到死去為止。
於是炸寒單的風俗便流傳了下來。
還有一種觀點說相傳寒單爺生性怕冷,因此每當寒單爺出巡時,信眾皆以火炮為他驅寒取暖,故而有此「炸寒單爺」之稱謂。
另一方面,人們相信他為商朝武將,不懼水火。再來,也有向財神爺求財之意。所以在炸寒單的儀式中,鞭炮炸得越猛就預示著有更好的兆頭。
被問到為甚麼要參加炸寒單的活動時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。
有人是因為一句酒後吹的牛逼,被抬上了神轎,也有人因為仇人當肉身,自己順理成章報了個丟鞭炮的志願者。
有人因為自己性格不好,想替神明炸一下,還有人為了和女友複合,站到了轎子上,卻看到女友在遠處和其他的男的牽著手。
一個大哥已經連續當了十五年肉身,胸前還有去年遺留的疤痕,他像將軍在炫燿勛章一樣自豪地談論起自身的傷疤。
另一個大哥自認為在現實生活中自己是個失敗者,第一次炸寒單當肉身被人抬起來的時候,自己成了萬眾矚目的勇敢者,炸寒單讓他重新找到了生活下去的信心。
來源: 不相及研究所